天 平 颂
——致南县法院建院六十周年
(诗朗诵)
威严肃穆的法徽
金光灿灿的天平
高高悬挂在巍峨的审判大厅
轻柔曼妙的舞姿
高亢嘹亮的歌声
是那样的令人难忘
是那样的激动人心
我们欢聚一堂
共庆南县人民法院六十年诞辰
六十载春秋
六十年风雨
在历史的长河里
仅仅是弹指一瞬
六十年辉煌
六十年功勋
却是一部
沉甸甸的历史卷帧
轻轻伏在南县法院宽阔的胸膛
倾听他刚劲有力的心声
轻轻抚摸南县法院幽远的思绪
感受他六十年的岁月峥嵘
六十年奋力拼搏
六十年风雨兼程
六十年壮怀激越
六十年伟绩丰功
从低矮潮湿的茅草办公用房
到庄严雄伟的现代审判大楼
从寥寥十几人的办案队伍
到百余名的法官精英
从单一的刑事民事办案
到门类齐全的审判大格局形成
南县法院每前进的一步
都印证着新中国法制建设艰难的探寻
南县法院每取得的一项成就
都倾注了南县法院人的汗水和辛勤
无论是如火如荼的土改 镇反
还是三反 五反的路线斗争
南县法院曾担负了政权建设的重任
无论是盲目乐观的大跃进
还是灾难深重的十年浩劫
南县法院依然负重前行
是改革开放的春风
吹绿了南县法院的锦绣前程
从此南县法院
就如一匹草原的骏马
在依法治国的大道上驰骋
在南洲这片神奇的热土
务实进取的南县法院人
谱写了一曲又一曲优美乐章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精神文明
黄汉初
这位倔犟而又敬业的汉子
累倒在他心爱的岗位上
见证着他对法律和人民的赤诚
当他与审判事业永别的时候
南洲镇万人空巷泪别英灵
那是父老乡亲
给一位基层法院院长的最高勋荣
原华阁法庭庭长汤立林
在九六年洪灾的一个月黑深夜
独撑木船舍命救人
恶浪掀翻了瘦小的木船
却掀不动他对受灾百姓的深情
全市政法干警也不会忘记
南县法院的“爱心妈妈”严志华 熊丽红
这些宽厚仁慈的女干警
凭着法官的责任和母爱的柔情
感化了无数失足的少年
拯救了无数迷失的灵魂
一个又一个“法官妈妈”的接力
成就了全省第一个少年刑事审判庭的诞生
无论是全国优秀司法警察李静
还是全省劳动模范裴舜耕
无论是因公殉职的钟建波 史光明
还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曹晖 陈达明
南县人民法院英才辈出 灿若群星
党的事业至上
人民利益至上
宪法法律至上
如今的南县法院人
带着党对人民法院的嘱托
把执法准则和诤诤誓言
溶入自己忠诚的生命
面对刑事犯罪
我们高举正义之剑
惩恶扬善 除害为民
面对官民矛盾
我们凭借法律杠杆
维护百姓权益 支持依法行政
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
不管是街道还是田垄
哪里有纠纷
哪里就有南县法官的亲切身影
聆听一次又一次法庭陈述
考证一件又一件事实证据
厘清一个又一个法律关系
寻找一个又一个解决途径
有多少反目成仇的夫妻破镜重圆
有多少刀石相见的当事人握手言和
有多少商贸敌手怨气消停
那一面面锦旗和感激的泪水
是对法官辛劳的真情回报
那堆积如山的审判档案
是对法官社会贡献的历史见证
穿越历史的时空隧道
我们与先贤范仲淹对话交心
徜徉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任激越的波涛在胸中涌动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民族传统 源洁流清
传承法院文化 铸造法院精神
那浸透现代理念的审判大楼
那记录法院历史的文化长廊
那警醒世人催人奋进的中外名言
那昭示法院理想的《审判楼记》
还有那诠释法律精神的法鼎铭文
是南县法院六十年的文化积淀
也是南县法院人代代相传的法制文明
抚今追昔
我们充满收获的喜悦
展望未来
我们澎湃着战斗的豪情
六十年已成历史
踌躇满志的南县法院人
我们又站在新的起跑线上
化解社会矛盾
推进管理创新
公正廉洁司法
科学发展为民
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
为了祖国的昌盛繁荣
我们高高擎起法律的天平
奉献出满腔热血和无悔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