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的长城,可谓天下闻名。但我的父亲母亲对长城的印象仅仅停留在父亲买回来的那一张张年画上面。以前每逢过年,父亲都会买一张绘有长城的画报贴上,那时年少的我,对父亲的这一习惯并没在意。
这些年在外地求学的我,一直坚持每年都会回家过年。又是一年一家团聚的日子,贴年画的时候,按照惯例,我为父亲打下手,帮助他把一张张年画贴上,那些色彩鲜艳、喜气洋洋的年画总会把这过年的氛围装饰得更加浓烈。今年,在贴年画的时候,我发现父亲没有买长城年画。我说:“您这多年的习惯改了呀,长城画报都不买了?”父亲说:“唉,不是我习惯改了,是今年长城年画没找到呀。”我好奇的又问:“您为什么每年都买这画呀,长城画报每年都是那样,又不会有什么变化。”父亲刚把一张画有十大元帅的年画贴完,搓了搓冻僵的手道:“人人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你看我把长城年年都请到家里来也是一样的嘛。”心在刹那间疼痛起来。
在那一刻我就对自己说,有机会一定要带我亲爱的父亲母亲登上长城。父亲是一名医生,开了家诊所,母亲没有工作,因此这些年来靠着父亲的收入,艰难的抚养着我们兄弟姐妹5人。母亲生我的时候是41岁,待我大学毕业时,父亲已56岁,母亲已经61岁了。但毕业工作后一直忙于工作,再加上收入甚微,圆父亲长城梦的这个计划被耽搁了3年。还记得那天电话里对父亲说:“老爸,闺女带您和我妈登长城去。”父亲说:“你有这份心就够了,工作重要,再说你一个月才那么点工资,我用着心痛啊。”天下父母心呀,什么时候想的都是儿女。做了旅行计划,在网上订了票。长城,我们来了。
一大清早到的北京,妈妈说这北京就是好呀,你看太阳好像都离我们近一些呢,看他们雀跃得像2个孩子一样,在车里一路上对着首都的建设“一一点评”。几天时间里观看了北京大大小小10来个景点,在瞻仰毛主席遗体时,在遗体外面的石像前,他们很虔诚的跪拜,他们震撼于故宫的宏伟,庄严肃穆的天安门广场让他们流连忘返,.别具一格的鸟巢、水立方让他们感到无比新奇。父亲随身带着一本手抄本和笔,把去到的每一个景点都详细的记录下来,母亲嗔怪父亲的兴奋劲像小孩一样,母亲和我说:“你爸是想把来北京的事儿记好咯,等回去可以和父老乡亲显摆呢。”父亲这么大年纪了才能有机会让他“显摆”,心里满是愧疚,接下来每到一个景点我都提醒父亲记录,偶尔还帮父亲记上几笔。
旅行团安排的是我们此次行程的最后一天去长城。晚上睡觉前父亲还特意提醒我给相机充电,大清早父亲就起来了,母亲说玩了几天了,看你爸还这么兴奋,看他这精神头都不像60几岁的人,我说今天就要去看他心仪已久的长城了,他这是激动呢。来到长城脚下就感觉到寒气逼人了,我说爸您冷吗,爸爸呵呵笑着说,这有什么冷的,你看我手脚都热乎着呢,说完迈开大步向着长城方向前进。终于一幅壮丽的图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好似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起伏,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我扶着母亲、提醒着父亲扶着旁边的扶手向上攀登,父亲大步流星的走着,也不去扶扶手,吓得母亲总是忍不住“骂”他。父亲说今天我最小的女儿带我登上长城,我现在劲头足着你,我还要爬到那“好汉坡”。母亲一路笑骂着,终于来到了“好汉坡”。远眺群山,山好险,树叶已经凋零,有些沧桑、有些凄凉,蜿蜒的城墙匍匐在山头,环顾满目疮痍的荒凉,油然而生的悲壮情怀在心中久久回荡。看父亲迎着风眯缝着眼远眺,神情庄重而激动,这一刻我悄悄的按下了相机的快门。看着双亲迎风飞扬的白发,哽咽着扬起了头,不让眼泪掉下来,心里想着,对不起,带您们来晚了,同时也庆幸我有这个机会帮父亲圆了他的长城梦,也圆了我一直以来的心愿。
为父亲绘的那幅壮阔的长城图已经在他的心里,但我想以后父亲还是会一如既往的买绘有长城的年画,而我依旧会帮助父亲贴上那喜庆的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