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圣宫法庭审理了一起民间借贷案件,原、被告双方系亲兄弟。看到这,或许你会联想到兄弟反目、恶语相向、大打出手,矛盾激化的场面。但不得不说,今天的庭审却是笔者到法院后,参与的原、被告当事人之间最有亲情、最温暖的一个庭审。
兄弟二人都是在农村做点小生意,原告(弟弟)经营蔬菜生意,收豆角、收榨菜、养鱼、种稻谷。被告(哥哥)做饲料生意、养鱼,向亲戚朋友、乡里乡亲们借款300余万元均投入到饲料厂,后饲料厂倒闭,大笔资金无法追回。各债权人纷纷向法院起诉后,被告的弟弟为了确权也向法院提起了诉讼。由于借款数额较大,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在法庭审理最后陈述阶段,原告向法庭陈述,“我不可能向其他债权人一样去逼我哥哥还钱,借我的钱可以慢慢还......”原告当场哽咽,不禁哭出声来。原告妻子也表示,“大哥也是做生意被别人害了,我们作为一家人,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还去逼他还钱。我们因为做生意,也欠了别人的钱,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靠种稻谷、收蔬菜、养鱼赚钱去慢慢还。”兄弟夫妻一番话,让旁听人员一阵唏嘘:“当年他们的母亲过世,原告都没哭成这样。如今兄弟落难、天天让人逼债,反而更让这个三尺男儿情难自禁......” 被告对于借款的事实均予以认可,甚至深深地责备自己,“是我把我老弟一家、把我亲戚朋友、村里的乡里乡亲都害了。厂子破产了,投进去的钱打了水漂,我一无所有了。至于债务,我会尽我的力去还。房子可以卖掉,池里的鱼也可用来抵债,只是希望留下我的手扶拖拉机,我就开着它讨生活。”
和那些欠了钱,便一走了之的“老赖”相比,本案的被告确实是诚实守信的。从法院送应诉材料、送传票、开庭审理、签收法律文书等等,他都从不缺席、不逃避。眼睛里有了泪花,他就用袖口擦掉;债权人阻止他养鱼搞生产,他就打零工;个别债权人急需用钱的,他把身上仅剩的钱全部给他;有人高声苛责,他也隐忍不语。有的债权人也说,“当时借钱给他,就是看他生意做得好,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为人讲信用,踏实肯干。现在他也是受害者。”
古人云:“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原、被告一家,兄弟如此和睦,亲情如此温暖,家庭给予了最大支撑,那又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只希望债权人们能给予这样诚心的债务人最大的谅解,帮助他搞生产,只有当他恢复了生产经营能力,还债的希望才能更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