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我到南县法院执行局工作已经一年又三个月了。虽然毕业已满五年,但我从没忘记大学时期我的“法官梦”,2017年4月,我幸运地通过湖南省法检考试,来到南县法院执行岗位,我对我的公务员生涯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和自信:上班朝八晚五、周末双休、舒适的办公环境……然而现实却是,每周大部分工作时间甚至晚上休息时间出外勤、周末连着加班、节假日取消、各办公室还时不时传来当事人的争吵声、甚至是谩骂声,我不禁想:这还是我当初想要的“法官梦”吗?随着在执行局副局长聂杨的带领下,我开始办理执行案件后,我才慢慢尝到执行工作的“甜头”——那是一个个农民工拿到被拖欠已久的工资时候说出来的感激;是一个个交通事故受害人拿到赔偿款时流露出来的泪水;更是一个个花甲老人拿到被拖欠赡养费时颤抖的双手。于是,自己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流淌着公平与正义血液的法院人的信念更加坚定。
一年多来,耳畔犹记的是聂副局长那句“办理执行案子要多换位思考,站在双方当事人的立场上考虑他们的诉求,这样去做工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让我想起自己办理的一件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的执行案件。
无证驾驶酿事故
2013年,肖某某驾驶二轮摩托车在南县茅草街镇均安村路段由北往南行驶时,将前方路边准备从西往东横过道路的行人张某某撞倒致伤,张某某经南县中医药抢救无效后死亡。经南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对该次事故作出事故责任认定,肖某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
巨额赔偿难执行
事故发生后,受害人张某某的四位直系亲属起诉至南县人民法院,法院判决被告肖某某应赔偿四原告176400元。四原告申请强制执行后,该案分到了我手上,由我办理。按照执行程序,我及时向被执行人肖某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同时查询被执行人肖某某的银行存款、车辆、工商登记、不动产等财产,发现其除了村里有一套破烂的砖房外,未发现其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被执行人肖某某的家庭收入也仅仅是靠五亩田地来维持,且交通事故也造成其腿部残疾,难以继续劳作。
换位思考 和解促执行
了解到被执行人的家庭状况后,一度让我们执行法官陷入了执行困境:作为申请执行方,对于赔偿数目毫不退让,这无疑是他们的权利;而作为被执行人方,17万多对他们来说又何尝不是个天文数字?加上被执行人肖某某因无力偿还赔偿款,难以配合法院执行。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情况下,聂副局长提出邀请村支书蔡某某出面一起主持双方调解,肖某某如期到庭。在了解到双方当事人各自诉求后,我们开始站在双方当事人角度做工作:申请方少一点点,被执行方多想想办法,分期给付。最终,申请方愿意放弃36400元,同意被执行人肖某某分三年给付剩下的14万元,双方相互体谅,达成共识。看到这一幕,我们长舒一口气,聂副局长看下手机,显示18:25分,“可以下班了!”他舒心地说道。
有人说,我们执行员是“职业要债人”;也有人说,执行难,难于上青天。即便话语中透着执行工作中的无奈,但转眼望去便是他们在执行工作中埋首伏案的忙碌身影,是他们脚步匆匆、负重前行的执行背影,是他们对当事人释法明理和声细语。他们真正让当事人的“纸上权利”变成了“真金白银”,切实兑现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