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妥善化解涉企纠纷,近年来,南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办案理念,认真贯彻上级法院和地方党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高度重视中小企业领域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积极发挥司法调解这一化解矛盾、定分止争的司法职能,加强中小企业纠纷诉调对接工作,使大量矛盾纠纷得到化解。
一、诉前调解不收费,企业维权“零成本”。
2021年11月,南县人民法院成立了“一站式多元纠纷调解工作室”,通过外聘调解员,及“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的模式,引导当事人在提起诉讼后、法院立案受理前,自愿选择纠纷解决非诉渠道,发挥诉前调解优势进行登记和调解。调解成功后可由法院进行司法确认,无需再进入复杂的诉讼程序。该机制可在不缴纳诉讼费的情况下进入调解,进一步加速涉企矛盾纠纷的快速化解,让企业解决纠纷省时、省力、省心、更省钱,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度。2023年4月26日,该调解室成功调解了南县A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南县B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与某纺织有限公司的借款纠纷和租赁合同纠纷,涉案标的额共计800余万元。并对两份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为涉案企业节省了40000余元的诉讼费用,更避免了对企业融资和发展的不良影响。
诉前调解中心调解案件
二、诉中调解形式多,化解矛盾解企困。
民事审判庭法官到现场勘察数据
民事审判庭法官到现场勘察数据
三、执行、调解一体化,企业执行“加速度”
今年来,南县人民法院强化“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意识,高质量、高标准执行好每一起涉企业案件,切实实现法治化的“最后一公里”。南县人民法院设置了调、裁、执专门窗口,开通了执行绿色通道,持续推进“指导诉前调解-协议司法确认-诉裁集中办理-诉讼程序收底-执行专项办理”的工作机制,在诉讼过程中,通过诉前保全提醒、诉中摸排线索、执行个案督促等形式,通过人人参与、案案加码来督促履行机制。10月,南县人民法院受理了原告南县某建筑公司与某置业公司建筑工程合同纠纷一案的执行申请,该案执行标的逾1000万(本金+利息),诉讼过程中,被告因对工程价款有异议,曾提起反诉。经执行局工作人员多方努力,双方互谅互让达成执行和解,被执行企业于当天交付了工程款100万。
执行干警到田间地头做当事人工作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保障涉诉企业的合法权益,南县人民法院将继续以实际行动为企业保驾护航,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